1.地图是地理学的基础,因其实用性和综合性都很强,蕴含的信息量大,解题过程灵活,最能体现“能力立意”和“新课改精神”,使其成为命题人所青睐的对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地形剖面图、各种比例尺的地图等,是近几年出现频率很高的考点。从命题形式上看,用各种形式的等高线地形图提供资料设置具体情境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重要手段。从能力要求上看,由过去单一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转向以地形图为命题背景、多角度考查区域地形特征的分析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运用的能力。
2.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卷,各类地理图像的题型所占分值比重一直很大。很多试题都是“以图入题”,几乎是“题题有图,无图不成题”。同时,不同的图表或文字相互结合,对考生运用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能够根据地图叙述地理事像和特征,进行分析和判断、归纳和总结;另一方面还要求考生能够对图表信息中的隐性信息进行提取和对无效信息进行排除,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预测2012年高考命题将呈现以下特点:
1.以多种形式的图表资料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绘图能力、地理数据的读取与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等。
2.依据给出的图表资料分析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与成因,以及某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考查学生提取地理信息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各种图表以“新”、“变”、“热”为主。“新”主要是形式新颖,以及图表反映的地理事物(事件)新;“变”主要是将原有的一些图形进行形式的变化,从而变成了新图,这是近几年高考试卷的亮点之一;“热”主要是图表所反映的地理事物是国内外的热点问题,考查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生活、生产及社会经济等问题的能力。
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基本类型的图像日趋复杂,图中隐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对判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各类变式图表的出现(如统计图表的表现形式不断变化),更增大了图像的识读难度。因此,在熟悉常见图像类型的基础上,专题复习还应加强对变式图像的训练。由于地理事物大多具有多维度、多空间等特征,展示在试卷上则是以平面方式出现,复习中应关注图形的多角度转换,重视判读方法的运用和归纳,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